新莆京app官网下载8883|所有网站

2016版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

发布时间:2018-11-18浏览:1295

 


一、专业介绍:

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陕西省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,属于电气工程学科。专业培养计划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、强弱电气工程相结合、电气工程与建筑工程相结合的特色。课程体系设置以电气技术发展和行业特色为背景,加强专业基础,重视实践教学环节,强化工程意识。学生培养以电能利用、获取和控制为主线,将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,鼓励学生向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,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。

二、培养目标:

本专业面向电能传输、分配和应用等领域,旨在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知识、能力、素质协调统一,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,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、职业素养、工程能力、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国际化视野,能在电力系统和建筑电气工程等行业从事有关的工程设计、设备研制、实验分析和系统运行管理等工作,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高级复合型人才。

三、培养要求:

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数学、自然科学、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科学知识,应掌握电工理论、电子技术、信息技术、控制理论、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电气工程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,并受到相应的工程训练;应具有强弱电气兼顾、电气工程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的知识结构;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外语应用能力;应具有利用所学知识提炼科学和技术概念、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构建复杂工程系统的能力;应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、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。

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
1、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、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。

2、具有从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、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经济管理知识。

3、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,具有较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,了解本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。

4、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创新意识;具有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,具有系统设计、运行与维护、工程施工及项目管理的能力。

5、具有信息获取、终身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。

6、熟悉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、相关行业的政策、法律和法规。

7、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、较强的交流沟通、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。

8、具有良好的质量、环境、安全和服务意识;并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。

9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。

四、学制与学位:

4年制,工学学士学位

五、主干学科、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:

主干学科:电气工程、控制科学与工程。

核心课程:电路理论、模拟电子技术、数字电子技术、电机与拖动基础、电力电子技术、自动控制原理、电气控制技术、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等。

特色课程:工厂供电、电力系统分析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、电力系统规划、电力系统监测与控制、建筑供配电与照明、建筑自动消防系统、信息设施系统、电气安装工程造价、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等。

六、毕业标准:

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,最低修满179.5学分,毕业论文(设计)合格,可准予毕业。

七、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

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

课程类别

必修课

选修课(最低选修)

合计

占总学分比例(%)

学分

学时(周)

学分

学时(周)

学分

学时(周)

通识教育

理论教学

32

648

14

230

46

878

25.63

实践环节

7

2周+48学时

3


10

2周+48学时

5.57

学科基础

理论教学

48

811

3

48

51

859

28.41

实践环节

3

3周



3

3周

1.67

专业发展

理论教学

12.5

200

29

464

41.5

664

23.12

实践环节

23

25周

5

5周

28

30周

15.60

总计

125.5

1659学时+30周+48学时

54

742学时+5周

179.5

2401学时+35周+48学时

100.00

其中:实践环节

33

30周+48学时

8

5周

41

35周+48学时

22.84

八、教学计划表

课程类别

课程编码

课程名称

课程性质

学分

周学时

学时数

开课学期

备注


总学时

授课学时

实验学时

上机学时

课外学时



通识教育课程

T1101010

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

3

4

54

36



18

1



T6401010

军事理论

2

2

36

36




1



T1402011

体育(一)

1

2

36

36




1



T1301011

大学英语(一)

4

4

72

72




1



T2407010

通识选修类

11







1-8

计算机基础课≥2学分;公共艺术课≥2学分;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课≥2学分;心理健康课≥1学分


学科基础课程

X1201011

高等数学(一)

5

6

90

90




1



X1204050

机械制图

3.5

4

62

62




1



X3207010

电气工程学科概论

1

2

16

16




1



实践环节

S1101010

形势与政策

2


32

32




1-8

第8学期记成绩


S6401010

军训

2


2周





1



S6400030

新生教育工程实践课

1







1-2

第2学期记成绩


S6400020

德育实践课

1







1-8

第8学期记成绩


S6400010

综合素质实践

3







1-8

≥3学分


S1402010

体质测试

1


16





1、3、5、7

1、3、5、7学期测试,第8学期记成绩


第一学期必修26.5学分,合计26.5学分

【通识选修类和综合素质实践共14学分未计入】


课程类别

课程编码

课程名称

课程性质

学分

周学时

学时数

开课学期

备注


总学时

授课学时

实验学时

上机学时

课外学时



通识教育课程

T1101020
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
2

2

36

26



10

2



T1402012

体育(二)

1

2

36

36




2



T1301012

大学英语(二)

4

4

72

72




2



学科基础课程

X1201012

高等数学I(二)

5

5

90

90




2



X1202011

大学物理I(一)

3

4

54

54




2



X3205040

电路理论

5

6

80

64

16



2



X2407010

C语言程序设计

3

4

48

36

12



2

全校性选修课


实践环节

S5701010

冷加工实习

1


1周








第二学期必修21学分,最低选修3学分,合计24学分


课程类别

课程编码

课程名称

课程性质

学分

周学时

学时数

开课学期

备注


总学时

授课学时

实验学时

上机学时

课外学时



通识教育课程

T1101030
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

3

4

54

36



18

3



T1403013

体育(三)

1

2

36

36




3



T1301013

大学英语(三)

4

4

72

72




3



学科基础课程

X1201030

线性代数

2.5

4

40

40




3



X1201050

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

3

4

48

48




3



X3205100

模拟电子技术

4

4

64

56

8



3



X1202012

大学物理I(二)

3

4

54

54




3



专业发展课程

X1202050

物理实验I

2.5


45


45



3-4



Z3202030

计算机网络与通信

2

2

32

28

4



3

2选1


Z3207010

机械基础

2

2

32

32




3


第三学期必修23学分,最低选修2学分,合计25学分


课程类别

课程编码

课程名称

课程性质

学分

周学时

学时数

开课学期

备注


总学时

授课学时

实验学时

上机学时

课外学时



通识教育课程

T1101040

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

6

6

108

72



36

4



T1403014

体育(四)

1

2

36

36




4




综合英语类

3

4

54

54




4

≥3学分


学科基础课程

X1201040

概率论与数理统计

3

4

48

48




4



X3205110

数字电子技术

3

4

48

40

8



4



专业发展课程

Z3202040

电机及拖动基础

3

4

48

38

10



4



Z4101200

建筑概论

1.5

2

24

24




4

3选2


Z3207020

电能质量与控制

1.5

2

24

24




4


Z3207030

电气CAD

1.5

2

24



24


4


实践环节

S3205020

电子技术课程设计

2


2周





4



第四学期必修18学分,最低选修6学分,合计24学分


课程类别

课程编码

课程名称

课程性质

学分

周学时

学时数

开课学期

备注


总学时

授课学时

实验学时

上机学时

课外学时



学科基础课程

X3202030

自动控制原理

4.5

4

72

60

12



5



专业发展课程

Z3202050

电力电子技术

2.5

4

40

32

8



5



Z3207040

计算机原理与应用

4

4

64

52

12



5



Z3207050

电气控制技术

3

4

48

40

8



5



Z3207060

专业英语

1

2

16

16




5

3选2


Z3207070

检测技术

2

2

32

32




5


Z3207080

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

1

2

16

16




5


实践环节

S3207010

电气控制技术综合实验

2


2周





5

含电气工艺实习内容


S3207020

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综合实验

2


2周





5

含电子工艺实习内容


第五学期必修18学分,最低选修2学分,合计20学分


课程类别

课程编码

课程名称

课程性质

学分

周学时

学时数

开课学期

备注


总学时

授课学时

实验学时

上机学时

课外学时



专业发展课程

Z3202070

信号与系统

2

4

32

28

4



6



Z3202080

现代控制理论

2.5

4

40

36

4



6



Z3202090

计算机控制技术

2.5

4

40

36

4



6



Z3207330

过程控制

2

2

32

28

4



6



Z3207090

建筑电气设备工程

2

2

32

28

4



6



Z3207100

建筑供配电与照明

3

4

48

44

4



6



Z3207110

信息设施系统

2

2

32

28

4



6



Z3207120

交流调速

2

2

32

30

2



6



Z3207130

水暖空调电气控制技术

2

2

32

32




6



Z3207140

电力系统分析

3

4

48

44

4



6



Z3207150

电力系统继电保护

3

4

48

42

6



6



Z3207160

电力系统自动化

2.5

4

40

34

6



6



Z3207170

发电厂与变电站电气设备

2

2

32

32




6



Z3207180

电气照明技术

2

2

32

32




6



Z3207190

建筑节能技术

2

2

32

32




6



Z3207200

系统集成技术

2

2

32

28

4



6



实践环节

S3207030

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设计

1


1周





6

5周选2周


S3207040

交流调速综合实验

1


1周





6


S3207050

电气照明课程设计

1


1周





6


S3207060

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合实验

1


1周





6


S3207070

检测技术与过程控制综合实验

1


1周





6


S3207180

生产实习

2


2周





6



第六学期必修2学分,最低选修13.5学分,合计15.5学分




课程类别

课程编码

课程名称

课程性质

学分

周学时

学时数

开课学期

备注


总学时

授课学时

实验学时

上机学时

课外学时



专业发展课程

Z3202100

控制系统仿真

2

2

32

28

4



7



Z3207340

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

2

2

32

32




7



Z3207210

建筑自动消防系统

2.5

4

40

36

4



7



Z3207220

电气安装工程造价

2.5

4

40

40




7



Z3207230

电梯控制技术

2

2

32

28

4



7



Z3207240

电力系统微机保护

2

2

32

28

4



7



Z3207250

电力系统监测与控制

2

2

32

28

4



7



Z3207260

电力系统计算机仿真

2

2

32

28

4



7



Z3207270

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

2

2

32

32




7



Z3207280

工厂供电

3

4

48

42

6



7



Z3207290

高电压技术

2

2

32

32




7



Z3207300

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

2

2

32

28

4



7



Z3207310

公共安全技术

2.5

4

40

36

4



7



Z3207320

智能建筑概论

2

2

32

32




7



Z2305240

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

2

2

32

32




7



实践环节

S3207080

信息设施系统综合实验

1


1周





7

8周选3周


S3207090

建筑自动消防课程设计

1


1周





7


S3207100

电气安装工程造价课程设计

1


1周





7


S3207120

新能源发电与控制综合实验

1


1周





7


S3207130

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实验

1


1周





7


S3207140

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综合实验

1


1周





7


S3207150

公共安全技术综合实验

1


1周





7


S3207160

电力系统仿真综合实验

1


1周





7


第七学期最低选修13学分,合计13学分


课程类别

课程编码

课程名称

课程性质

学分

周学时

学时数

开课学期

备注


总学时

授课学时

实验学时

上机学时

课外学时



实践环节

S3207110

电气工程综合实验

2


2周





8



S3207190

毕业实习

1


1周





8



S3207200

毕业设计

14


16周





8



第八学期必修17学分,计入第八学期记成绩的4学分,合计21学分


九、方案编制人

负责人

段晨东

参与人员

刘西健、张彦宁、胡欣